浅析张大千《观秋图》轴

张大千(1898-1983)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 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山水画与溥心畲并称“南张北溥”,花鸟画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人物画又与徐燕孙并称“南张北徐”。纵观其一生之画风变化,可谓各有千秋:30岁“清新俊逸”、50岁“瑰丽雄奇”、60岁“苍深渊穆”、80岁“笔简墨淡”。真是无愧于徐悲鸿先生誉称的“五百年来一大千”。[1]张大千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的作为密不可分。同时,他遍览中土名山大川,五岳三江,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素材。

下面,笔者将通过张大千的作品《观秋图》对其背景、绘画风格、内在精神等做进一步的评析。

一、以传统手法为主旨,突出山河壮美

《观秋图》作于1933年10月,当时张大千南游香港、广州等地,过港后,受东莞籍画家黄般若之邀游太平山,同行者为东莞的卢子枢、南海的黄君璧,归来后都互赠作品留念。张大千在此画上记其事题曰:“癸酉十月既望,般若道兄招游太平山绝顶,归而写此求正,大千弟爰。是日同游者东莞卢子枢、南海黄君璧两画盟也。”

太平山又称扯旗山、炉峰或柯士甸山,亦被英国人以其女王名字命名为维多利亚山。此山海拔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山顶是观赏香港美妙夜景的最佳去处,因此有“游港第一正选”之称。想必此山同样给画坛巨匠张大千以空旷练达的感悟??在《观秋图》中,画面以清新细秀的线条勾勒出远山近景,用笔简练,墨色清淡,秀逸闲静与沉郁豪放兼而有之。凝神细看,远山朦胧,流云环绕,以简笔淡彩稍作渲染;近处峭壁如削,山石嶙峋,虽点苔不多,却显现出鲜明的浓淡对比,形成强烈的空间感,就连几株伫立在山顶的秋木,枝桠之间都尽显生命的张力。整幅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秋木之上疏密相间的片片红叶。也只有它,实实在在地传递出秋天的信息。在此幅画作中,作者采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技法,以太平山之实景,突出山河壮美之映象,呈现出当年画家“清新俊逸”的创作风格。

二、以内在精神为主线,尽显志士豪情

张大千作《观秋图》时年龄为35岁,正值年富力强、意气风发之际,因而作品虽是观秋,却不见秋的萧杀与颓废,毫无沧桑叹世之感。除了秋木、红叶,其山石、流云皆为日常所见,可谓四季了然于胸,信手拈来。他将秋意描绘得宁静淡泊却充满生机,的确是功力独到,有如神助。从审美角度来说,万事万物都在于审视者内心对其产生的反映。画面中间偏上位置,有一白衫雅士,独行至山顶,立于秋木旁,不观红叶美景,反而回首远眺,可见其心怀高远,不甘平凡。所谓画面无声,其意自现。寥寥数笔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此次太平山之行暗和“古人登高”的习俗。杜甫曾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画面中,也的确透露出这样一种气息,充满了昂扬、奋进的勃勃生机。此种内在的精神主线,将志士豪情渲染无疑,却又隐蔽内敛,非得凝神细看、用心品鉴,才可悟出一二。

综上所述,从表面上看,《观秋图》是一幅与好友同游太平山之作,既为互赠,便有应和、答谢之意,是画家之间真挚友谊的体现。但从深层次看,这幅作品也是画家精神境界的一种完美写照。正所谓画如其人,从作品中,我们即可真切感受到一代画坛巨匠在其每一次的创作冲动中散发出来的强大感召力与震撼力。

 

参考文献:

[1] 邵菁菁刘静张大千画传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