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花开》杨晓光陶瓷雕刻印象画展

1605839788285005619.jpg

展览前言

我手塑我心

——我印象中的杨晓光先生

这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杨晓光先生近期的陶瓷刻画作品。但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是,晓光先生其实是一个三栖艺术家。

我是先认识晓光先生的陶塑作品,而后才认识他本人的。

第一次看到晓光先生的“村长系列”时,我就被吸引住了。三个人物,五官相似,但是每一个人物的发型、表情、服饰、手势、体态等都截然不同,神态各异,犹如同一个人从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穿越而来,默默的向世人诉说着短短几十年,却已是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我当时被深深的震惊了,这是怎样的一双眼,把大千世界观察得如此细致?这又是怎样的一双手,把人物形态塑造得如此传神?这又是颗怎样的心,把人世沧桑领悟得如此透彻?

后来交往多了,我又知道,晓光先生原来也精通于绘画。

2015年,我有幸见到了晓光先生的父亲杨君正先生,了解到杨老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下,深受长安画派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理念的影响,晓光先生的绘画功底也非常浑厚,画作中又充满了生活情趣。晓光先生随身携带着一本写生本,常常在上下班途中、在周末出游的时候,突然就停下来写生,画完后,就拍照发给我们看。他的画作,构图简洁流畅、配色清新自然,素材都来源于我们熟悉的场景。看他的画作,你会深深的感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近十多年来,晓光先生把他的精力投入到了陶瓷刻画上面,形成了一系列的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就是他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所谓陶瓷刻画,首先,它的材质是用陶瓷,比起纸来,它的应用范围更广,室内室外、建筑立面、公共空间,都可以应用。其次,它的表现手法是雕刻,有着毛笔书法所不具备的肌理感和立体效果,视觉冲击力更强,层次更丰富。再次,它的本质上还是画,它的构图、配色又与传统书画同源,完全符合传统书画的规范与法则。晓光先生的陶瓷刻画,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后来交往久了,我常常问晓光先生,你到底要通过你的作品,向我们传达什么?他总是微笑着轻拍胸口,说“用心感触”。或许他想向我们传递的美,是身边的美,是家乡的美,是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在快餐化、碎片化的今天,在行色匆匆的城市,在物欲横流、焦虑甚至抑郁横行的现代社会,这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晓光先生有一双慧眼,为我们发现美,晓光先生有一双巧手,为我们传递了美,晓光先生更有一颗玲珑心,为我们创造美。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塑我心”吧。

感谢可园博物馆为晓光先生提供的平台,让我们在美丽的广东四大名园、岭南画派的策源地——东莞可园里面来一起鉴赏晓光先生的陶瓷刻画作品,一起来欣赏美、享受美。

朱红宇

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馆长

东莞市唯美文化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三日,于广东唯美

个人简介

杨晓光,男,1966年2月出生,从艺36年。现任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是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家,东莞市首席技师。

他出生在陕西华阴的一个绘画世家,从曾祖母算起已是第四代传人,其父亲杨君正为国画大师何海霞的入室弟子,亦是当代“长安画派”的重要传承人之一。杨晓光早年从事陶艺制作,创作了一批轰动国内外陶艺界、反映西北风情的陶艺人物作品。他的作品“秦腔票友”、“祈雨”、 “打猪草” 、“哭灵” 、“喝酒”等系列民俗陶艺作品,被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长期收藏,曾得到国际陶艺协会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的亲切接见。

自2007年来到唯美后,他先攻陶艺,凭借独门绝技创立了“裹塑”系列,先后创作了“村长” 、“陕西八大怪’、“老火汤”、“瑶寨夕阳红”等裹塑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后专攻雕刻,创立了《墨刻画》系列、《宫廷画》系列、《抽象画》系列,在各大艺术陶瓷精品展中获奖无数,其中11幅作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并发表学术论文2篇。肩负“建筑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大众化”的使命,杨晓光潜心钻研刀刻语言,让艺术、文化经由瓷砖这一载体走进千家万户,向世人展现深厚的民族历史底蕴和多元艺术文化形式的巧妙融合。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协办单位: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21日至12月8日

展览地点: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第一展厅、第二展厅


部分选登作品

风和日丽图

凤凰花图

郊野风铃木图

蓝花魅影图

山涧木棉图

原野风铃木图

旗峰靓影图

紫荆花荫图

紫薇祥云图



相关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