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抗疫工作队工作简报(第33期)
常有一种感动在心头
3月1日那天,电话响了。
“静媛,准备好了吗?下午2点我们一起出发。” 黎淑敏副主任告诉我要出发了。即便提前做了心理准备,但那一刻马上要出发参加防疫一线工作,我心情还是有点激动和紧张。我深呼了一口气,整理好衣裳,下楼到汇合点等待敏姐。
当天下午,第三批参加防疫工作的队员集结在桥头镇人民政府,由领队黄晓丽馆长简短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和交代注意事项后,分批到各自负责的村(社区)里与第二批队员交接工作。我是第一次参加防疫工作,因此特别认真听着黄馆的讲话,她叮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要平安归来,那眼神里充满了对我们的关切和对防疫工作的坚定,仿佛打了一支强心针,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完成好此次工作任务。
我工作的地方是桥头镇屋厦村,每天工作内容包括走访企业复工复产和饭堂用餐情况、检查村三小场所、排查疑似感染人员、登记居家隔离人员身体情况、宣传防疫工作指南、检查“莞e申报”情况、协助村委相关工作等。我在脑海里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这些工作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考验我们的是能否摆正心态,真正走进基层、了解民生,扎实做事、不怨不艾……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真正的感动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在防疫的这段期间里,我的确感动满满,感慨万千。
那是对惠民政策和措施的感动。如屋厦村对租用村(社区)集体物业的企业减免了2、3月的租金,尽力减低疫情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村妇联3月5日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800名村民免费派发4000多个一次性口罩,用心关爱村民的生命安全;村工作人员、民警、驻村医疗队、网格管理员等人关心居家隔离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为他们免费买菜送饭,照顾他们的生活。还有其他惠民举措等等,政府与百姓一起共力协契、共克时艰,让我们感到如此安心。
那是走访中的感动。一是被检对象的理解配合,协助我们每天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我们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在巡查企业、店铺、出租屋等,经常走村窜房做好督导工作,但被检对象每次看到我们的时候,没有一次推托排斥,而是应我们工作任务主动地配合、支持、尊重、理解、信任我们,甚至对我们微微笑,挥挥手,说“你们辛苦了。”在走访中,我真切了解到疫情中基层企业和村民面临的难题:企业员工短缺、订单减少、口罩不够、租金压力大、出行不便等。二是与村委和驻村工作人员形成合力,更好更快了解本村防疫工作最新进展。初来屋厦村,地理环境、村情概况、防疫工作、排查人员的大数据,我们都不太了解,但有他们的协助,我们渐渐进入状态,深入走进基层,与村民打好良好关系,落实各项工作,抓好重点难点痛点。让我学习到的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往往是细碎、繁琐的,但他们始终工作认真、不抱怨、不松懈。
那是队员相互协作的感动。如作为组长的敏姐考虑到路途遥远,而我又没有出行工具,便每天载上我从万江出发去桥头,我为她关心同事而感动;十四天的工作,敏姐每天都精力旺盛、元气十足,我为她的爱岗敬业而感动;有一天,她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走错楼梯差点拐脚了(幸好没有受伤),我为她的工作认真而感动;还有蔡一凡老师,在工作中认真务实,耐心友善地与村民交流沟通,听取群众意见,在工作之余担任我们小组的出行司机,默默保护我们的出行安全,在每次工作中都是那么积极主动、尽心尽力……
鲁迅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段期间,我们每个人既是平凡普通的人,也是防疫工作的“绚丽萤火”,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努力发光,汇聚成照亮人间的星河。
(东莞市文化馆 张静媛 供稿)
特别的生日 特别的“蛋糕”
虽然年近不惑,但我极少过生日,经常忘记过生日,生日似乎是可有可无,今年的生日却有点特别,让人终生难忘。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中国人在家禁足了一个多月,严峻的形式对国人是一场大考,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考验我们的人性,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志愿冲上前线,军人、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小哥等等,他们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坚守一线。我们的共产党员更是在各个岗位上起到带头作用,就像上海的张文宏医生说的一样,因为他们发过誓,但我想也不仅仅是因为发过誓,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向上、向善,大爱无边的心,是因为他们忠于他们的信仰。
接到第一批抗疫工作小组报名通知的时候,我还在江西老家,当时正是疫情非常严峻的时候,到处封路限行,不能出行固然造成不能参加第一批抗疫工作,但事后常反省自己,就算当时在东莞,有胆量,有勇气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报名吗?在第一时间,我看到我们馆很多中层以上领导都报了名,在莞的很多党员、甚至非党员都报名参加,特别是龚冠夫老师,克服年纪大、带旧疾的困难,毅然报名,在一线积极开展工作,让人特别感动。这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在面对生死的时候,他们张开双臂,向疫情、向死神发起了挑战。让我突然想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的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我常想,这些第一批报名的人应该就是我们中最勇敢的人吧,我们总是被他们庇护,特别是这种时候。
返莞后我报名参加第二批抗疫工作,可能因为从江西返莞不久,没有过隔离期,组织上没有选我,直到第三批,我终于如愿参加抗疫工作,不是说自己有多伟大,或者有多勇敢,除了入党誓言,我想,更多是受前辈们的感召,是他们的风骨,让我感到卑微和惭愧。
此后被分派到桥头镇山和村开展工作,抗疫工作确实很辛苦,每天接触很多人也冒着较大的感染风险。每天下沉到卡口、社区、工厂,协助检查防疫工作,早出晚归,但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小团队。我们这个三人工作小组组长莫家鋈是我馆信息部主任,东莞本地人,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周到,一到当地马上就和各部门建立了联系,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个同事戴清是我馆财务室的同事,也是非常认真,做事很妥当,靠谱。反而因为我是外地人,听不懂本地话(日常他们沟通本地话居多),刚开始有点找不到头绪。好在鋈哥和戴清总能及时跟我讲解翻译,渐渐进入状态。虽然我们是一个馆的同事,但因为部门不同,平常的交流很少,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加深了认识,工作上合作更加默契,生活上相互关心,俨然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铁三角”。
合作的时间不长,但让人感动的事情特别多,特别是今年,他们陪我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3月6日是我的生日,我自己都快忘了,也没有打算过生日,同属双鱼座的鋈哥知道我生日后,悄悄的跑出去给我买了一个特别的蛋糕——披萨,因为蛋糕店没有营业,买不到蛋糕的他就用披萨代替,细心的戴清也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巧克力,三个人在村委会的临时办公室过起了简朴却又富有仪式感的生日,唱起生日歌,许下心愿,拍照不能少,这特别的生日,特别的“蛋糕”,特别难忘。
以前有句玩笑话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抗疫工作辛苦,但是相对于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军人来说,我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我们还有这么可爱的同事们、战友们,我们相信,在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全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魔,我们一定很快就能摘下口罩,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做好基层工作,一定能够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东莞市文化馆 巫锡卉 供稿)
待到退“疫”荷开日,等你重聚在桥头
一个多月以前,我听说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华中地区肆虐。但想到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流感高峰期,当时的我并没在意,仍在每天期盼着、倒数着即将来临的春节。
半个多月以前,我度过了人生第一个全程宅居的春节。每天面对网上各种疫情消息的轰炸,我似乎陷入了急性应激症状:身体稍有不适便惴惴不安,并且为不断攀升的感染数字感到焦虑。
因此,当收到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号召系统内党员干部参与支援防控疫情第一线的通知时,我的内心无比纠结。一方面,疫情如火,医务、防疫人员前仆后继地投入到抗疫一线,身为党员的我有股使命感在胸中燃烧,总觉得应该要做些什么。另一方面,如果说我对新冠病毒全然无惧,那是骗人的。总是疑心身有微恙的我,害怕还没在前线帮上忙就倒了下来。在内心的挣扎与斗争中,第一批志愿支援队伍的报名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得知第一批抗疫工作队已经出发并开展工作后,我的内心反而充满了羞愧——我既未接触过疫区人员,每天安稳地宅在家中,身上也没有新冠肺炎的病症,我是健康的,有能力支援前线的;然而我竟没有报名!那一刻起,我便暗下决定,如有所召,召之必战!因此当我的名字出现在第二批支援人员名单上时,我的内心非常平静,没有犹豫,没有纠结——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挑起的担子,也是我早应肩负的责任。疫情如火,防疫如山;支援前线,当仁不让;我是党员,我应该上!
我原以为我们未来几天可能会在路口、车站检查防疫情况,又或是在村(社区)的出入卡口,检查过往的人员车辆。但等到了交接这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任务是在不增加村委负担、不影响村委正常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监督并协助前线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村(社区)的工作经验。在我的浅薄的认知中,一个小小的村庄能有多少事情,需要我们横跨半个市,来到东莞最东北的角落来支援?疫情防控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我们应该到最需要我们的前线打响这场战“疫”!然而当我完成了交接工作,慢慢熟悉村里的防疫形势和工作,我才明白,医院是一线,车站也是一线;实验室是一线,村和社区也是一线;病房是一线,出租屋也是一线。国家、省市的抗疫防控政策措施,需要下沉、落实到每一个人,靠的是我们支援的这群没有白大褂的抗疫战士们。
我们支援的是桥头镇的屋厦村。屋厦村位于桥头镇的东北部,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700多人,暂住人口约3000人,注册企业有99家。屋厦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由村委领导,带领辖下6支队伍,从6方面在这场战“疫”中守土卫民。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检查组负责帮助指导企业复工;卡口检查组负责封闭式管理村庄;宣传组负责宣传防疫知识、做好出租屋片区防疫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照顾医学观察期内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防疫消毒组负责村内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毒;检测排查组则最辛苦,负责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实施隔离,真正随传随到,使命必达。
村庄麻雀虽小,村委事务却五脏俱全。都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然而治理一个小小的屋厦却一点也不轻松。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为了完成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整个村委已经连轴转了一个多月。虽然他们偶尔会调侃我们宅居了一个多月,他们却已经在这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波了一个多月,然而工作中却并不见他们有丝毫马虎,反而处处能感受到他们工作的认真负责、业务纯熟、任劳任怨、勤于思考、满腔热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透过他们工作的身姿,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就是抗疫战线上坚决服从防疫命令,勇于背起守土责任,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士。
企业复工服务检查组由四人组成。他们每天开会学习政策、督导检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企业复工经营情况、宣讲市镇惠企政策、监督安全生产、填写表格,天天跑企业自不必说,加班加点早已是常态,甚至有时忙到饭都顾不上吃——走访企业途中,回到村委提起饭盒,马上又继续下一家企业。组长莫浩鹏同志笑言自年初一上岗,年初五下到村里,跑坏了三条裤子,因常常吃无定时,瘦了四五斤。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他用夹着香烟的手指指着墙上的入党誓词笑道:“因为发过誓的呀!”
排查名单一到,监测排查组便要随时出发。无论排查对象抗拒也好,抱怨也好,排查组的工作人员永远耐心讲解隔离政策,细致实施隔离。还有后勤保障组的阿龙,每天尽职尽责地准时把隔离人员所需的物资送到门外,带走他们的生活垃圾。卡口检查组工作人员,在面对我们的调侃“怎么每次进来都要查?还不认得我们吗”时,认真答道:“职责所在。就算书记来了,也得测体温、看证件。”却愿意不厌其烦地协助每一个需要协助的过路人完成“莞e申报”。
奔走在屋厦村,每个角落总能看见村委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复工小组早出晚归为企业服务,网格管理员步履不停地登记着租户信息,卡口出入检查人员每天如一的一丝不苟工作态度,让我们感受到,疫情虽猛,工作虽繁复,但仍有一群“战士”在守土卫家,用二十多天不停歇的工作保护着一方水土,用认真负责的坚守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之前,我从未如此切实地体验到一条小村的事务是如此杂多,管理是如此困难。屋厦村这些朴素的“战士”们,是社区里最可爱的人。
来到屋厦村支援工作以来,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谢谢”:
我们协助了村委工作人员,他们说“谢谢”。
我们指导企业复工,了解他们所想所需,出门时他们对我们说“谢谢”。
我们给村民派发防疫宣传资料,帮助村民进行“莞e申报”,他们笑着说“谢谢”。
我们为隔离人员解除隔离,他虽抱怨了几句,临道别,他还是说了声“谢谢”。
我们去排查重点人员,为他们居家隔离。临关门贴封条,他透过门缝说道:“谢谢。”
被排查人员不理解政策,担心工作不保。我们耐心讲解,友好劝谕,帮忙联系雇主解释情况,他从不理解变得愿意配合,说:“谢谢。”
14天的支援工作即将结束,面对这群最可爱、最可敬的战疫勇士,你要问我想说些什么的话,我也想道一声“谢谢”。
谢谢善良的人们。你们理解政策,服从安排,用隔离、留守家中和佩戴口罩,为生命隔起了一道保护屏障。
谢谢勇敢的人们。你们冲锋在前,日以继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奋战在各个岗位,为生命安全筑了一道堤坝。
有着这样可爱的人们,我们肯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待到退“疫”荷开日,等你重聚在桥头。
(东莞图书馆叶嘉维 供稿)
从“没头脑”到“有担当”
今天是来到桥头抗“疫”的第四天,工作和身体从“没头脑”到“有担当”,完成转变!
抗疫工作多而杂,能作为第三批文广旅体育局抗疫工作队的一员,我非常激动,也很开心,逐步地让自己的服务工作和精神状态步入了正轨。
周日下午,我们在邓屋村委与上一批队员完成交接,了解了当下邓屋村委在抗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周一一大早就参与了村卡点的检查,接着跟随复工复产小组深入工厂、企业和小商铺;下午继续进行卡点检查以及派发宣传资料。周二跟随村委工作人员参与排查人员的工作,为隔离人员送餐,及走访餐饮企业派发宣传资料,督促其不设堂食,注意清洁和消毒。周三走访家庭、出租屋、三小场所,检查卡口,引导新来莞人员填写“莞e申报”等。周四增加走访老人院,为居家隔离人员送餐及生活物资等等。
通过几天的工作,我逐渐从摸不清头脑,到找准了自己的工作重点:复工复产、卡点检查、隔离服务、抗疫宣传。在处理这些工作期间,我们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为隔离人员服务工作中,一次我为一名独自在家隔离的12岁小朋友送餐,经村里介绍,这名小朋友和妈妈、奶奶一同租住在村里,妈妈和奶奶相继因为发烧、感冒、咳嗽入院治疗,就剩小朋友一人在家隔离,小朋友很自觉,能够跟随学校老师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我将这个情况向社区反映,在村委主任的支持下,给孩子赠送一些儿童读物,当我在送餐时把书交给他手上时,小朋友非常开心,向我们道谢,露出灿烂的笑容。孩子的妈妈专门给村委写了一封《耐心负责好村委,情真意切似家人》的感谢信。
为了更好地在邓屋村进行抗疫宣传,我了解到村妇联有个2百多人微信群,专门向村妇女姊妹进行信息发放。妇女就是半边天,我主动要求通过该群进行抗疫宣传,从到村工作的第一天起,每天向微信群发送3条自制或者转载的信息,进行抗疫知识宣传,以及文化阅读服务。为了让小朋友们也了解疫情,我专门上网找寻抗疫绘本,自己录制讲故事音频,发给大家。群众对这项服务很感兴趣,获得群众肯定的回复时,我衷心感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提高体力和精神力,身体也逐渐适应啦!从假期在家办公,到每天早上驾车40分钟从高速到桥头,白天暴走10000多步,下午再驾车1小时从高速回南城,体力和精神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开始工作的前两天,上一餐吃完,还没工作结束就肚子饿了;工作一天回到家感觉非常疲惫,开车因为路况不熟,弄得全身肌肉酸痛,情绪紧张,沾枕头就睡着到第二天闹钟响。到了第三天,通过增加饮食量,休息、调整情绪等方法,让身体逐渐适应。第四天,我感觉身体状态好了很多,疲惫的感觉减轻了很多,身体慢慢适应这种工作状态了。
召之必来,来之必战,心理和身体的调适让我信心倍增,我坚信,我们这场战“疫”一定能够打赢!
(东莞图书馆 陈迎 供稿)
来源: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