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渐—晓怡居藏清代中国服饰铜版画展

BR}QMU_)_(JVJZ]_BUV2{CP.jpg

《东风西渐——晓怡居藏清代中国服饰铜版画展》于2015年2月13日至3月16日在我馆的第一展览厅展出。

 展览展出晓怡居珍藏的60幅《清代服饰》铜版画,曾为英军第102D兵团上校乔治?亨利?梅森(George Henry Mason)的收藏。

    版画在人类印刷史和艺术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在照相制版发明之前,图画跟文字一样,必须先刻在版上才能印制,由于别具风味,版画后来成为一种美术类别而流传下来。而铜版画是一种以铜材制成印版的凹版印刷画,从15世纪开始在欧洲流行。早期的铜版制作主要使用干刻法,就是直接用刻刀在铜版上刻画,技术要求高,费工费时,主要用于印刷艺术画或地图。1768年,法国版画家巴蒂斯特?勒普兰斯发明了“飞尘腐蚀法”(aquatint),就是先在铜版表面涂上防腐的树蜡,然后在树蜡上刻画,再将铜版浸入不同浓度的酸液中,酸液透过被刻过的印痕腐蚀铜版,就能得到印版。此法简单,省工省时,且效果不错。到18世纪后期,铜版就用于印刷书籍、杂志中的插图(illustrated)。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铜版画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品。

 本次展览是我馆清代铜版画题材系列展览的第一辑(共五辑),展出了作品于1800年在英国伦敦发行,以服饰的角度展示了当时的各行各业与市井百态,是当时广州外销画匠“蒲呱”的中西结合作品。作品采用西式的透视和明暗,又保留中国式的线条勾勒,技法稚嫩,画工精细。此批作品的发行距1793年大英帝国的马嘎尔尼使团谒见大清帝国乾隆皇帝,并展开首次官方接触不足十年。作品以西方人的目光,对大清帝国盛世时代的中国社会,作了面面俱到和具体入微的观察,揭开了中华帝国的神秘面纱,发行后轰动整个欧洲大陆……

6J34%@4RSWG5%FUG)XFAKD5.jpg

 

相关活动推荐